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

《大念處經之研究 》- 見侖法師教授











念處之道;《大念處經》講記
性空法師(Ven. Dhammadipa)著

【自序】正念之道

如果《轉法輪經》是傳統中所認為修習覺悟的準則與基礎,《大念處經》則是佛教任何修行方法的基石。無論我們追求什麼法門,如果這個法門是要引導我們對「無我」教義的了解,與進入佛教哲學的核心,我們就必須結合正念的修習,就如《大念處經》中所開示的方法。

依據上座部佛教的傳統,從煩惱中解脫的過程──是由怖畏「我(ego)」對我們控制力,從恐懼與污染心共處而掙脫,進而邁入無有「我」束縛的解脫境界,即是練習正念方法的過程。這個練習的第一個步驟,就是發展與維繫心的一境性。善心專注於一境的情況就是藉著作意習慣專注於所緣,它能使禪修者淨化他的心,如此他能直接地知見事物的真實相,不帶有扭曲的假相──由「我」因貪愛的所緣所產生的概念。這種獨特的專注功能,可以使心實現所有正念的作用,包括一切沒有作意於任何固定所緣的世間現象。當下自然地保持對無常的覺知,藉由作意將心專注於所緣境上,不需要什麼力量,心持續平穩地洞察每一念與每一剎那生滅的所有現象。這種不判斷、回應的單純覺知,為佛教禪修的核心,是所有修習覺悟,以及修習止與觀的方法。

當正念成為心持續的力量時,心就不會在所緣境上漂浮不定;此時,禪修者能夠平衡所有善心《序》5所,這是開啟契入高級的止與觀的修習方法。前者可使心處於最深的定境中,而後者則可使禪修者完全且永遠斷除心中蒙受由「我」所生煩惱的恐懼。如此,藉由不間斷地修習正念所生的力量及引導,正定與正知在善心持續地轉向善境的基礎上開展。這種方法的練習與高級止與觀的練習不同,它並不需要任何特別的條件;例如,身心要遠離不善境。比丘與居士們可以在日常生活的任何情境中練習。如果它變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,心就會自然趨向於善行,且所有的善行也將與心形影不離。由於不斷練習正念,由感官與認知所經驗的世界素養,將使禪修變成一個自然的活動。這方法將使心淨化。因此,禪坐時,心自然地專精於止與觀,遠離不善的身口意行就會變成一種習慣,而心就更能從無明妄念中解脫。它將使心明顯地趨向於遠離可意境與不可意境的執著。

非禪修者消耗於不善行的能量,可以提昇為對專注於善法的努力。由於進一步練習正念的方法,將珍貴的能量用於讓心保持在平穩安適的狀態中,這種情況,產生了更多的喜悅、輕安與寧靜。正念是禪修者發展止與觀修習的指標,因為正念總是與自我覺知的本能有關。同理,正念的方法是禪修者在修習止與觀進度的測量器。這個過程:剛開始是用力將心繫在所緣上;然後,透過遠離煩惱,喜悅與平等地安住於當下;最後,6《念處之道》心經驗到不間斷地遠離煩惱的一味解脫階段。

以覺知和正念經驗所有事物的洞察力是佛教徒最基本,也是最普遍的修行方法,它是了解八正道不可或缺的方法,也是引導從苦完全解脫,徹底了解四聖諦的唯一捷徑。因此,它是最終引領我們活在每一經驗剎那當下唯一的修行方法。此中,任何修習覺悟的方法,是讓心從我們生命裡所有不必要的痛苦中解脫之墊腳石。唯有如此練習,禪修者才能持續從中學習到更多對生命的無限利益。《經集》(1076)說:

滅沒無有非有量 依此彼言有非有
彼無有此煩惱焰 一切諸法破壞時
一切語路亦破壞

換句話說,假如正念的方法能成為我們在這世間修練的基礎,它就能夠而且必定引導我們到出世間的途徑,超越自我與其煩惱。它是實踐佛教中道禪修的唯一途徑,也是心從一切極端與無明究竟解脫的唯一方法。《轉法輪經》與《大念處經》的主題是相輔相成的,了解前者可以開展我們對後者的了解,反之亦然。我們應該藉由禪修的力量,嘗試了解這兩部重要經典間的相互關係。只有長時間且有規律的練習才是成就的保證。越快開始練習對我們越好。

性空
20039


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

102年度-佛學院生活





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

獸歸林藪  鳥歸虛空
聖歸涅槃  法歸分別










 食存五觀

 計功多少 量彼來處
 忖己德行 全缺應供
 防心離過 貪等為宗
 正事良藥 為療形枯
 為成道業 方受此食



         






《究竟一乘寶性論》- 慈融法師教授







《究竟一乘寶性論》

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

問曰 : 云何得知一切眾生有如來藏?答曰 : 偈言:

一切眾生界,不離諸佛智,以彼淨無垢,性體不二故。

依一切諸佛,平等法性身,知一切眾生,皆有如來藏。




     




徐三立:《究竟一乘寶性論》隨堂筆記

成立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」這一命題的理由,就是認為一切眾生皆有法界。法界的「法」,本來指的一般事物,此處則重點指一切功德的法,拿最高標準來講是指佛的功德。「界」就是因,在印度人的用法上,「界」字不僅指範圍、界限,而且有「因」(素)的意思。因此,所謂一切眾生皆有法界,因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,即無異是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。

如來藏(即佛性)說,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法,在如來藏說的開展中,與《阿含經》說的「心清淨,為客塵所染」相結合,而如來藏的原始說,是真我。眾生身心相續中的如來藏我,是「法身遍在」、「涅槃常住」的信仰,通過法法平等,法法涉入的初期大乘經說而引發岀來;在初期大乘的開展中,從多方面露出這一思想的端倪。

釋尊為人類說法,從眾生的蘊界處中,觀一切為緣所生法,無常故苦,苦故無我無我所;依空無我得解脫,顯出了不共世間,超越世間的佛法。從部派到初期大乘佛教,說明上有無邊的方便不同,而依空無我得解脫,還是被公認的。現在說,一切眾生的蘊界處中,有常住、清淨的如來藏我,這是極不平常的教說!印度佛教有著悠久的傳統,沒有忘卻釋尊教法的大乘者,對於如來藏我,起來給以合理的解說︰如來藏是約真如空性說的,或約緣起空說的。這樣,如來藏出纏佛,可以名為「大我」,而眾生位上的如來藏,被解說為「無我如來之藏」了。一切眾生有(與如來藏同義)佛性,被解說為「當有」了。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如來藏說(不過,眾生的如來藏我,祕密大乘佛教中,發展為「本初佛」,與印度的梵我一如,可說達到了一致的地步)。

《寶性論》所依的經論如下:
1《陀羅尼自在王經》:七金剛句。
2《大集經》的《寶女品》:六十四種佛功德。
3《如來藏經》:如來藏的九喻。
4《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》:佛業九喻。
5《大乘莊嚴經論》:佛菩提八義。
6《不增不減經》:如來藏的「無差別」義。
7《勝鬘夫人經》:空如來藏和不空如來藏。

除了以上的經論,《寶性論》的主要依據還包括:《大般涅槃經》,《華嚴經:如來出現品》,《大集經》中的「寶髻品」、「海慧菩薩品」,《無盡意菩薩經》,《大乘阿毗達磨論》等。《法華經》雖沒有直接的引文岀現,可是它的一乘思想也是《寶性論》的如來藏依據,般若系統的經典中,被引用的有《金剛經》和《八千頌般若經》。另外的經典尚有《六根聚經》、《佛華嚴入如來智德不思議境界經》等等。

《大乘阿毗達磨論》和《大乘莊嚴經論》是《寶性論》引用的二部論。值得注意的是此二論皆是屬於瑜伽學派的論典,《寶性論》中的三身、二障「煩惱障、所知障」、有垢真如、無垢真如等觀念,與瑜伽學是可以相通的。然而《寶性論》並沒有引用它們的主要教義,如「阿賴耶識、三自性、八識、三無性、四智」等。《寶性論》是高唱「一性皆成」的論典,當然更不會引用瑜伽學系「五性各別」的種子說了。上舉的經論是《寶性論》思想的來源,其中最重要,且是引用最多的有《如來藏經》、《不增不減經》和《勝鬘經》。



《四部宗義之唯識宗》- 惟果法師教授



《攝大乘論》謂薄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伽陀中說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無使時來界     一切法等依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由此有諸趣     及涅槃證得...

復次,此識亦名阿陀那識。此中阿笈摩者,如解深密經說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阿陀那識甚深細    一切種子如瀑流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我於凡愚不開演    恐彼分別執為我 
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










徐三立:隨堂筆記

波羅蜜: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脫之彼岸。又作波羅蜜多、波囉弭多。意譯為到彼岸、度無極、度、事究竟,最上、終極的等議。通常指菩薩之修行而言,菩薩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,故稱事究竟;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達涅槃之彼岸,故稱到彼岸;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,故稱度無極。

諸家對波羅蜜之譯釋各有說法。據《彌勒菩薩所問經卷八》載,波羅蜜通於已到、當到之義,即佛為已到彼岸,菩薩為當到彼岸。據梁譯《攝大乘論釋卷九》載,到彼岸有三種之別,即:()隨所修行而達於究竟無餘。()入真如,以入真如為究竟,如眾流以歸海為終極。()得無等果,無別果勝於此果。蓋菩薩所修之行,所入之理,及所得之果,皆究竟而圓滿。又據《解深密經卷四》載,波羅蜜多有五因緣,即無染著、無顧戀、無罪過、無分別、正迴向等。據《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四》載,波羅蜜有十七義,如修習勝利、無所著、無所見、無患累等。據《大寶積經卷五十三》載,有二十義,例如一切所知諸妙善法能到彼岸、於菩薩藏差別法門正安住義等。

有關此岸、彼岸之說,各家亦異。據《大乘義章卷十二之六》波羅蜜項載,即:()生死為此岸,究竟涅槃為彼岸。()生死涅槃有相為此岸,平等無相為彼岸。據《大品經》遊意載,即:()小乘為此岸,大乘為彼岸。()魔為此岸,佛為彼岸。()世間為此岸,涅槃為彼岸。又謂成論師以有相為此岸,無相為彼岸;生死為此岸,涅槃為彼岸;眾惑為此岸,種智為彼岸。

依諸經論而有六波羅蜜、十波羅蜜、四波羅蜜等分別:()六波羅蜜,又作六度,為諸部《般若經》之說。指大乘菩薩所必須實踐之六種修行。即:(1)布施波羅蜜,又作檀那波羅蜜、檀波羅蜜,謂全然施惠。(2)持戒波羅蜜,又作尸羅波羅蜜,謂全然持守教團之戒律。(3)忍辱波羅蜜,又作羼提波羅蜜,謂全然忍耐之意。(4)精進波羅蜜,又作毘梨耶波羅蜜,謂全然努力之意。(5)禪定波羅蜜,又作禪那波羅蜜,謂心全然處於一境。(6)智慧波羅蜜,又作般若波羅蜜、慧波羅蜜、明度、明度無極,謂圓滿之智慧,係超越人類理性之無分別之智慧;依此則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羅蜜,乃至修禪定而完成禪定波羅蜜,故為其他五波羅蜜之根本,而稱諸佛之母。

十波羅蜜,又作十度、十勝行,為《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四最淨地陀羅尼品》等之說。六波羅蜜加如下之四波羅蜜,則為十波羅蜜,即:(1)方便波羅蜜,又作漚波耶波羅蜜,指救濟眾生之巧妙方法。(2)願波羅蜜,又作羅尼陀那波羅蜜,謂得智慧(即菩提)後,救濟眾生的殊勝之願。(3)力波羅蜜,又作波羅波羅蜜,謂能正確判斷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。(4)智波羅蜜,又作若那波羅蜜,謂享受菩提之樂,並教導眾生得全然之智慧。

於密教,〔金剛界曼荼羅〕以大日如來為中心,稱位於東南西北方之四菩薩為四波羅蜜,即東方之金剛波羅蜜、南方之寶波羅蜜、西方之法波羅蜜、北方之業波羅蜜等。

今以《大智度論》中有關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等六度配波羅蜜試解之:

1)「檀」即「施」、「布施」。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與人之義。蓋布施原為佛陀勸導優婆塞等之行法,其本義乃以衣、食等物施與大德及貧窮者;至大乘時代,則為六波羅蜜之一,再加上法施、無畏施二者,擴大布施之意義。亦即指施與他人以財物、體力、智慧等,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積功德,以致解脫之一種修行方法。

布施能使人遠離貪心,如對佛、僧、貧窮人布施衣、食等物資,必能招感幸福之果報。又向人宣說正法,令得功德利益,稱為法施。使人離開種種恐怖,稱為無畏施,布施若以遠離貪心與期開悟為目的,則稱為清淨施;反之則稱不清淨施。

《大智度論卷十二》:菩薩施者,知布施不生不滅,無漏無為,如涅槃相,為一切眾生故施,是名檀波羅蜜。(中略)一切物,一切種內外物,盡以布施,不求果報,如是布施,名檀波羅蜜。復次,不可盡故,名檀波羅蜜。所以者何?知所施物畢竟空,如涅槃相,以是心施眾生,是故施報不可盡,名檀波羅蜜。

講到布施,最熟悉者即是所謂「三輪體空」,即能施、所施及施物,三者皆如幻的空性,了不可得。即是徹底明白「能施,所施,施物」三者的本質:「畢竟空、不生不滅,無漏無為,如涅槃相,不可得」。能如是徹知,而又不斷的行布施,名施波羅蜜。

2) 戒即尸羅。持戒即護持戒法之意。即受持佛所制之戒而不觸犯。《大智度論卷十三》尸羅,好行善道,不自放逸,是名尸羅。或受戒行善,或不受戒行善,皆名尸羅。尸羅者,略說身,口律儀有八種。不惱害、不劫盜、不邪婬、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、不飲酒及淨命、是名戒相。若不護,放捨,是名破戒。《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四》列舉尸羅有清涼、安眠、數習、得定、嚴具、明鏡、階陛、增上等義。《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》:「持淨戒者,不得販賣貿易,安置田宅,畜養人民奴婢畜生。(中略)當自端心,正念求度,不得苞藏瑕疵,顯異惑眾」。戒通於大小乘,置於三學之首,而大乘置之於六波羅蜜及十波羅蜜之第二。所持戒品,在家、出家及聲聞、菩薩各異,如《四分律》載,比丘有二百五十戒,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。而在家眾於一日一夜持八齋戒

《大智度論卷十四》:一心持戒,為生善虛;生善處故,見善人;見善人故,生智慧;生智慧故,得行六波羅蜜;得行六波羅蜜故,得佛道。如是持戒,名為尸羅波羅蜜。(中略)菩薩持戒,能生六波羅蜜,是則名為尸羅波羅蜜。

菩薩持戒清淨,當然是六度萬行,若能六度萬行,而又不著持戒之相,了知「戒相」亦是「畢竟空、不生不滅,無漏無為,如涅槃相,不可得」。能如是徹知,而又不間斷的持守戒律,名尸羅波羅蜜。

3)忍辱:音譯羼提、羼底、乞叉底。意譯安忍、忍。忍耐之意。即令心安穩,堪忍外在之侮辱、惱害等,亦即凡加諸身心之苦惱、苦痛,皆堪忍之。據《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》載,忍辱含不忿怒、不結怨、心不懷惡意等三種行相。佛教特重忍辱,尤以大乘佛教為最,以忍辱為六波羅蜜之一,乃菩薩所必須修行之德目。

《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六安忍波羅蜜多品》亦謂「行觀一切皆空之安忍,稱為安忍波羅蜜」,除外則為安忍;又存有自他或善惡分別之安忍僅為安忍,無此等分別則稱安忍波羅蜜。《解深密經卷四地波羅蜜多品》記載忍辱波羅蜜之類別,包括耐怨害忍(能忍受他人所作之怨害)、安受苦忍(能忍受所受之眾苦)、諦察法忍(能審諦觀察諸法)等三種。《大智度論卷十四》:忍辱有二種:生忍、法忍。菩薩行生忍,得無量福德;行法忍,得無量智慧。

《大智度論卷十五》:法忍有三種行清淨;不見忍辱法,不見己身,不見罵辱人;不戲諸法,是時名清淨法忍。以是事故,說菩薩住般若波羅蜜中,能具足羼提波羅蜜,不動不退故。(中略)菩薩知般若波羅蜜實相,不見諸法,心無所著故,若人來罵,若加楚毒煞害,一切能忍。以是故說,住般若波羅蜜中,能具足羼提波羅蜜。

由此可知忍人所不能忍之當下,還要了知諸法實相:「畢竟空、不生不滅、無漏無為、如涅槃相、不可得」才能具足忍辱波羅蜜。

4)精進:《大智度論卷十六》:於事必能起發無難,志意堅強,心無疫惓,所作究竟,以此五事為精進相。(中略)精進相者,身心不息故。

同卷:譬如須彌山,四方風吹所不能動。如是種種相,是名精進波羅蜜。復次,菩薩精進遍行五波羅蜜,是為精進波羅蜜。同卷:精進平等故,得心平等;心平等故,得一切諸法平等。如是種種因緣相,名為精進波羅蜜。

由此段經論故知,精進菩薩,意志耍堅強、所作究竟;當如須彌山,四方風吹所不能動。並且要徹知諸法平等,諸法「畢竟空、不生不滅、無漏無為、如涅槃相、不可得」才能具足精進波羅蜜。

5)禪定:《大智度論卷十七》:不亂不味故,應具足禪波羅蜜。(中略)菩薩身雖遠離眾生,心常不捨,靜處求定,得實智慧,以度一切:以不散亂不迷惑,於靜處求定,目的是為得到「真實的智慧」,以真實的智慧,度一切眾生,以完成佛道,即是修禪定的目的。

菩薩有大悲心,有度盡眾生的念頭,視眾生受苦,宛如自己受苦,所以為了度生,菩薩可以不怕苦的出入於四禪八定中,於三界六道,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的出入生死苦海中,度盡一切蒼生,雖然度生的事業繁雜而忙碌,可是菩薩卻不失禪定力,依然了知諸法實相:「畢竟空、不生不滅、無漏無為,如涅槃相,不可得」,如此名禪定波羅蜜。

6)般若:又作波若、般羅若、剌若。意譯為慧、智慧、明、黠慧。即修習八正道、諸波羅蜜等,而顯現之真實智慧。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,即稱般若。菩薩為達彼岸,必修六種行,亦即修六波羅蜜。其中之般若波羅蜜(智慧波羅蜜),即稱為「諸佛之母」,即十方三世諸佛所出生處,成為其他五波羅蜜之根據,而居於最重要之地位。

《大智度論卷十八》:
於一切法不著故,應具足般若波羅蜜。(中略)
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。(中略)
佛所得智慧是實波羅蜜,因是波羅蜜故,菩薩所行亦名波羅蜜,因中說果故。(中略)
佛語須菩提:「若菩薩觀一切法非常非無常,非苦非樂,非我非無我,非有非無等,亦不作是觀是名菩薩行般若波羅蜜」。是義捨一切觀,滅一切言語,離諸心行,從本己來,不生不滅,如涅槃相。一切諸法相亦如是,是名諸法實相。

由此段經文可知,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,即稱般若,也就是徹知法界實相:「畢竟空,不生不滅,無漏無為,如涅槃相,不可得」,才能具足般若波羅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