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

《大乘廣五蘊論講記》 - 心承法師教授


《雜阿含經》

觀色如聚沫

受如水上泡

想如春時燄

諸行如芭蕉

諸識法如幻


如何不放逸修觀生死

四無量心


  
觀修四無量心
印順導師-大乘廣五蘊論講記


呂文峰同學習講-生死輪迴與涅槃還滅


呂文峰:作意心所課後研討
 
遍行五種心所是:作意,觸,受,想,思。所謂遍行的「遍」是周遍,「行」是巡行。作意等五種心所都無處不到,遍行一切性、一切地、一切時、一切心。意即行遍於善、惡、無記三性,三界九地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以及諸心王。
 
作意是一種非常靈敏、銳利的心理作用。例如眼根接觸到外境時,必須要有「作意」心所為助緣與眼識同時作用,眼識才能識知目標。相反地,如果面對某一色境,但無作意心所,則色境雖然現前,也不引起任何感受。我們都曾經有過視而不見、聽而不聞、食而不知其味的經驗,那就是心不在焉,作意心所不起作用的缘故。
 
當我們於單一境上愈專注時,愈容易對種種境相產生作意進而明了。眼耳鼻舌身心諸識的作意心所起不起作用,至少受到當時的心識狀態及境相明顯或細微的影響。從我們日常生活中可的體現到:1. 當我們「注意力集中」時,一小聲音都會引起我們的注意。2. 當我們「閒散」時,不正常的音量或不熟悉的聲音才會引起我們的分別。3. 當我們「熟睡」時,可能要很大聲,我們才聽得見。4. 當我們「沉思」時,可能要相當大聲,我們才會分神。5. 當我們「入正定」時,也就是前五識不動時,恐怕聲音再大也聽不到。
 
當作意心所已生起時,其業用則受到欲力、念力、境界力、及數習力的影響。1. 欲力是處心有愛著,心則於彼處多作意生。2. 念力是若於彼已善取其相,心則於彼多作意生。3. 境界力是若彼境界極廣大或極可意正現在前,心則於彼多作意生。4. 數習力是若於彼境界已極串習或已極諳悉,心即於彼多作意生。
 
我們學佛的目的,是要將虛妄的心識轉為如實的智慧,以除我法二執、趨吉避凶、平安吉祥、了斷生死。我們學了作意心所之後,若能「心常覺照,不隨妄轉」,那就是「作意」之功夫的實踐。對淨土行者而言,可以用來幫助一心持名念佛。因為念佛就是要作意,作意才能攝耳諦聽,全心力量,施於一聲佛號上!


只靠信仰無法證得涅槃


陳淑宜:解在唯識

學道講求「解行」並重,缺一不可。有人認為念佛、誦經、持咒、早晚課誦等就是修行,然後就等佛來接引。其實,這些只是功課的助緣而已,當然這福報是很大,可中間的煩惱該如何斷?不解如來的真實義,就無法解脫煩惱,現在的情緒,都控制不住,臨命終若加上病痛,又豈能做得了主?

真正的修行是維護「身、口、意」,調理「五蘊」,儘量減低自己的缺失,提高自己的修養,直到圓滿為止。而完成修養需各方面的助緣,念佛誦經等這些不能當成主要的,只是助緣。「身、口、意」是行為,「五蘊」裡也有「行」,「身、口」是粗相,從表面著手;「意」是細相,從內在切入;「五蘊」是微細相,從潛在發起。透過唯識縝密的剖析心識,觀察自己起心動念的微細處,對修行有很大的助益,可見「解在唯識,行在淨土」的重要。


何謂「人」?以眼為喻:當「眼根」見到「色境」,產生「眼識」,根境識三者和合,產生心理作用「觸」,由觸同時生起「受、想、思」這種物質和精神聚集的和合體稱為「人」。五蘊皆有「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」的本質,就生理而言,「色」蘊是四大假合而有,本無實性;就心理來說,「受、想、行、識」四蘊,皆由妄想分別而生,究竟無實體。

佛陀以『觀色如聚沫、受如水上泡、想如春時燄、諸行如芭蕉、諸識法如幻』五喻,來揭曉五蘊的虛幻不實。有情眾生之所以產生痛苦,是因為有情的身心由五蘊和合,暫時存在的假相(我空),生滅變化,沒有獨立自主性(法空)。「我法二空」就是悟五蘊無我、諸法「緣起性空」的真理,世間的萬事萬物,皆因緣和合而生,這是宇宙萬法的真相。
 

慈與悲的不同
慈心殊勝













思心所
思心所-三類境界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